中新網11月26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,圍繞2013年8月在福島第一核電站3號機組垃圾清理工作中飛散的放射性物質,可能導致20公裡外的福島縣南相馬市大米被污染一事,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26日公佈了對放射性銫沉降量的估算結果,稱沉降量僅為可能導致大米放射性物質超標的基準值的幾十分之一。
  日本原子能規制委認為,垃圾清理工作導致大米污染的可能性較低,可能是核事故後廣泛擴散的銫轉移至大米中。
  該機構委員長田中俊一表示:“福島縣受到放射性銫的大範圍污染。為了縣民,各行政機構應努力查清(大米超標)的原因。”
  據原子能規制委的事務局原子能規制廳稱,2013年8月19日有1100億貝克勒爾的放射性銫飛散。每月進行的沉降物監測調查發現,2013年8月數值上升的僅有核電站西北偏北方向3公里遠的一處地點(雙葉町郡山),而出現超標大米的稻田附近的南相馬市測量地點則未出現上升。
  日本農林水產省此前宣佈,福島縣南相馬市2013年秋天收穫的大米中檢出了超過標準值((每千克100貝克勒爾)的放射性銫,東電於當年8月中旬在第一核電站3號機組進行了大規模垃圾清除工作。農水省認為可能是那時附著銫的粉塵飛揚,飄至南相馬市後污染了大米。
  據瞭解,福島縣在日本是有名的大米產地。核事故發生之前,福島縣每年向國外出口近100噸的大米。但是核事故發生後,福島縣產的大米出口也受到極大影響。今年8月,福島產大米通過安全檢查,再次出口新加坡。  (原標題:日本福島大米污染案公佈結果 核垃圾清理非主因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h92zhuiy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